首页 > 考生写作 > 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时间:2024-07-18 10:42:31
《品三国》读后感

《品三国》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三国》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品三国》读后感1

今年暑假,夏的焦躁依然。

然而升上了毕业班,面临人生的一个关口的时候,我多了一份思索。每天在烈日下赶往辅导班,每晚在大堆的习题里,找着自己的人生目标。我不知道,我会狂躁成怎样?把作业撕了,还是罢了?是躲进自己的小窝,从此拒绝外面的一切,还是把自己放在历史的河里,挤成肉酱,苦心志,饿体肤,去做一个若干年后人们心目中的赫赫人物?

就在这当儿,我遇到了易中天,他的作品——《品三国》。

东汉末年,天下三分,魏、蜀、吴三国鼎立。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段关于群雄逐鹿的记忆。它是一段历史,它是一段演义,它更是一幕精彩的话剧。它是三国,是东汉与西晋间的一段无法删去的插曲,是“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典型。

我是一个小女生,自小对历史并不感兴趣,觉得那只不过是一段枯燥无味的文字记载,甚至连《三国演义》,我都不曾完整的看完过一遍。随着年龄的增长,随着各种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的出现,我对历史也渐渐萌生出了一种好奇,然而,这种好奇却像风中的蜡烛,刚点着就灭了。而这已不是因为没兴趣了,只是因为看不懂。偶然间,在书店的专柜上发现了易中天老师的《品三国》,便抱着尝尝鲜的心情买下了。

《品三国》顾名思义是易老师对三国的见解,易老师以近代视角,以故事说历史,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以文化说人性,非常形象的为读者重现了三国时尔虞我诈、战火纷飞的场景。而品这本书,使我对历史的好奇又一发不可收拾的萌发了出来。

易老师在这本书中花了不少的笔墨来阐述他对曹操的认识和看法。曹操,无疑是三国中最让人难读懂的人,由他的性格就能看出,两种相对反面的性格能集于一身,但又不会觉得矛盾。

我对于曹操的认识,最开始似乎是林俊杰的《曹操》中那个“一心要那荆州,用阴谋,阳谋,明说,暗夺,淡薄”的曹操,然后便是电视剧中那个阴险狡诈的小人。然而我们总是习惯于把王朝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历史的更替和事情的对错都归结为个人的原因,归结为某个领袖人物和主导人物个人品质的优劣好坏。我们总是学不会从两面来评价一个人。

而在这本书中,虽然很多人都说易老师是在“扬曹抑诸葛”,但我并不认同,先不说这只是易老师个人的看法,而事实上,他并没有说诸葛孔明如何如何不好,如何如何不如曹操,他只是在文字中更多的表现了对曹操的一丝偏爱。而他也是从两面来评价曹操的,而不是只说了曹操的好。

三国是一个风云变幻,沧海横流,英雄辈出,令人神往的时代,不知多少盖世英雄在那里大显身手,叱咤风云,正可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曹操就是其中一位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人物。他生前威震天下,他死后骂名最多,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而我想说的是,曹操是奸臣没错,但他也的的确确是个英雄。

是非真假众说纷纭,成败得失疑窦丛生,一家之言品三国。

我合上书,望着窗外的绿树浓荫,我想,我的人生,也该由我自己来品。你说呢?

《品三国》读后感2

经常好奇,为什么经常同一个故事,会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后来,学习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才懵懵懂懂的了解一些。

后来,读完了《品三国》,我才知道,原来所有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既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

但我的疑惑非但没有解开,却更深了一个层次:为什么现代人对事物的看法初期的一致呢?

历史是客观的,然现代人的思维却已成了一个定式:曹操就是一个奸雄,刘备就是一个好人,等等。千篇一律的说辞,让人不免有些许疑惑:真正的事实又是怎样的呢?

易教授却有着一种敢于打破延续已久的观念,敢于创新的精神。他的书中常常有着与众不同的观点,读时感觉新颖、读后却让人深思。

曹操,在人们心中是一个奸贼。在戏剧中,他也只有一个白脸奸臣的形象,让人想起“挟天子以令诸侯”这句话。可我读了《品三国》后明白了这不是对他公正的评价。《品三国》说:“曹操是为奸雄!”其实做一个奸雄,是因为当时正处于乱世,是逼出来的。而曹操又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比如:经过战争洗礼中原地区出现了“白骨蔽原野”的惨景,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而曹操采用“屯田方针”,富民强国。曹操还是一个大气的人,他颁布《求贤令》,主张“唯才是举”的政策:不管出身如何,生活作风有些小缺点什么的,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以量才任用,形成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为他今后夺取天下打下了基础。又比如,曹操杀了吕伯奢一家,《三国志》记载曹操凄呛曰:宁我负人,休人负我。说明曹操还是有良心的,但《三国演义》呢?却记载曹操理直气壮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那就错了,曹操杀了吕伯奢后,应该是有反悔之心的,因为《三国志》说的是“凄呛曰”易先生还幽默地写道:“曹操不是无耻小人,而是有耻小人。

读完此书,给人最大的感受是评价一个历史人物不能绝对的、简单地用善与恶、好与坏的二元对立观念来看待,是要弄清就是原本是善良和好心的人是怎么变坏变恶的。更是对一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从多方面、各角度进行客观评价,也不要盲目的信服书本,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也是人文科学的优势,不像自然科学真理只有一个,如果在自然科学真理不止一个的话,对自然科学就很难进行研究下去;在人文科学里就不需要去证明真理,也不必要去证明真理,重要的是在于得出真理的过程,在这过程中能启迪我们的智慧,充实我们的知识。在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中,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客观全面看待他,当然,由于我们不是当事人,又不可能全面掌握资料,可能一些观点言论有所误差,所以,我们才要各抒己见,发表各自的看法,尽可能拿出一些材料和史料,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和人家一起分析和判断,还历史人物一个本来的面目。

同样的,面对一个现象,不能简单地从定向思维出发来考虑、评判,必须要有足够的想象力。人的思维应该挣脱束缚,而不仅仅局限于书本。

《品三国》读后感3

一边品三国的历史真实,一边回想三国演义,很有意义。

曹操三颁求贤令,不拘一格,不拘小节,知人善任,善于重用和信任人才。这在中国皇帝中是少有的,终于为统一大业打下坚实基础,是有大功于国家和人民的。

至于道德,从秦始皇到慈禧、宣统,有哪个是道德好的,这主要是帝制这种制度造成的。如果用同一的道德标准以及其于国于民的作为,将秦以来的皇帝分上中下三等。曹操大概可列上等之中级吧!秦始皇大概亦应不低于此等级。

曹操的案早就该翻了。

三国演义中的舌战群儒、智激周瑜、草船借箭。蒋干盗书、庞统献计、借东风、义释曹操¨¨¨都是虚构的。是史无记载或移花接木¨¨¨。 ……此处隐藏4031个字……可见,曹操并非一无是处。之后参照很多史料,才发现,很多三国演义里所述并非实情。首先,曹操在误杀人之后,并不是理所当然地冒出那么一句,而是挺愧疚的小声说道:宁愿我负人,勿让人负我。而曹爷爷羊毫小笔一握,便轻而易举的把他变成了人人为之愤恨的大魔头。其二,曹操虽然妾姬成群,却也是重感情之人。由于夫妻口角,曹操正室定夫人回了娘家,曹操亲自去接,这对曹操而讲,实为不易。还有他杀害许攸和那些文人,都是有原因的。

我记得挺深的就是当时买书的那位小姐对我说:回家好好看看,曹操总算像人了。“当时觉得她说得挺粗俗的,现在终于了然。在此之前曹操一直冷血的,现在终于发现,他也会笑,会哭,会同情,会狠心,会大度,也会小气。这样活生生的性格也许才是个真正的人,也是这样的性格造就了曹孟德,有着大将风范,却又不失奸雄本性。

晚上我在日记里写了这样一段话:历史一旦过去,就再也不可以把他重演,可以重复的是不断地厮杀,却不能够造就同样的人,今天我们在去学的,只是人类的变迁,这里不包含本身时代的儿女情长,更没有历史演绎时的尔虞我诈,我们可以说两个人所犯的错误一样,却不会有谁能重复别人走过的人生。而历史,最终只能随着时光的奔腾远去,留给我们的,只是如木乃伊般的残壳,我们有光网的变迁来汲取经验和教训,并自称懂得了历史,诠释了历史,重现了历史。却不知道,真正能理解历史的,只有历史本身,和那些生后在那个时代,却已经死去的幽魂……

《品三国》读后感8

那是一个烽烟四起的年代,刀光剑影中闪烁着杀机;那是一个疑窦丛生的年代,上演着各种奸猾狡诈的角色;那是一个民不聊生的年代,黑暗笼罩着龙蛇混杂的乱世。《品三国》,作者犀利地把这风尘老朽的历史面纱层层揭开,抽丝剥茧,为我们讲述其中的传奇……

曹操,那是我最喜欢的人物。他儿时虽然有一点纨绔子弟的形象,但在青年时代就已考取了功名。正因为曹操的正直,慷慨,大量,有眼光,才使得贾诩等有才能的谋士前来投靠。"治世之能臣,乱世之英雄"的曹操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论才略,"奉天子以令不臣";论眼光,深谋远虑;论武艺,乱世之奸雄。曹操善于听谏纳贤,"奉天子,修耕植,蓄军资"就是毛玠出的点子。

曹操的雄才大略,远胜于志大才疏的袁绍和袁术。曹操实事求是,唯才是举,不拘一格,来者不拒。虚名与虚荣对他来说只是过眼烟云,他要的是实力——身边的谋士、勇将。他的重义才使得关羽在危急时刻放他一条生路。而且娶妻娶贤惠,曹操的第一任夫人丁氏就十分有教养,十分贤淑,这才能为有一点野心的曹操开拓社交路线。只有能够体贴下属,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主人才能够得到下属忠心地拥戴。

如果曹操没有才略,就不会广招贤士;如果曹操没有雄心,就不会与刘备抗争;如果曹操没有宽大的胸襟,就不会有人为他出谋划策;如果曹操不会体恤下士,就不会受到众将士的拥戴和忠诚;如果曹操不会听取谏言,就不会用兵如神;如果曹操没有深谋远虑,就不会自己称王了。

现在,就来谈谈曹操的谋士吧!毛玠为曹操提供的"纲领性文件",使曹操赢在起跑线上;荀彧弃袁绍而投曹操,被曹操誉为他的"张良";张绣和贾诩,投靠,叛变再投靠,被曹操完全信任,因感恩而出谋划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应该像曹操一样拥有远大的目标和志向,并为理想坚持奋斗。我们应该做好我们的本份工作——学习。学新知识,温故旧道理,才能进步,才能有所收获。我们不需求像三国时的人物那么出名,令后人敬仰,只求做到自己的最好,问心无愧就可以了。名利是身外之物,我们要像曹操一样把它们当做是过眼烟云,不足以为其启齿。我们只要脚踏实地,不断地向前走就足够了。

全览《品三国》,推翻了人们对《三国演义》中事件的印象,并使历史人物真实而又清晰地浮现在我们眼前。假如说《红楼梦》是文学与历史的结晶,那么《品三国》就是感触与品位的精华;假如说《水浒传》是正义与勇气的代表,那么《品三国》就是谋略与才智的升华;假如说《西游记》是坚持与忠义的化身,那么《品三国》就是文治武功的冶炼。

所以,《品三国》是一本令人回味无穷、茅塞顿开的书,希望大家也能和我一样受益匪浅。

《品三国》读后感9

易中天稍出名时,也即被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节目相中时,我也就知道此人了,当时千千万万人还不知呢,更没有人喊出“非易中天不嫁”的“豪情壮志”来。

刚看《易中天品三国》,尚觉有点趣,特别是易中天喜欢用现代的词汇表达古代一些概念的幽默,也看中了易中天这个人讲话从不重复或者有什么“这个”“那个”的口头禅。等到易中天真正飞来飞去出名的时候,我就已经不再看易中天的东西了。

有人买了《易中天品三国》这样的厚厚的上下集书,献殷勤地要借给我看,我也不好意思拒绝,放在家里几个星期然后再还给人。这么厚的书,比《三国志》还厚,我不愿浪费时间看它们,有时间多看几遍《三国志》,什么都清楚了,如果真要研究的话,再翻翻《史记》、《汉书》、《后汉书》,保证任何人也能讲个唾液横飞。

易中天这个人很聪明,他知道现代人的心理:一是不想自己看书,二是虚荣,三是假斯文。于是他这个学中文的人,也是惯于讲各种动听故事的人,便借《三国演义》,来给《三国志》中的人物还魂来了。《三国志》这道有营养但人们不喜吃的粗食经他一添油加醋,便活色生香起来。尤其是裴松之的注,本来是被人家陈寿弃之不用的,充满了各种道听途说的故事,他拿来正好生趣。经他这么大厨一炒,人们还以为谈三国非易中天莫属,就像歌星原唱了一首诗,别人都不能唱了。于是,易中天在造神的时候,自己也被世人视为神了。

再后来,易中天真的被捧上天了,估计天天在飞机上度过的。参加这个那个签名售书,参加这个那个讲座,仿佛他一夜之间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通灵宝玉”了。从三国讲到东西方文化比较,从诸子百家讲到中国历史,只是自己的专业中文倒好像什么都不知道似的。

我听过一场易中天在浦东干部学院讲的讲座。是关于诸子百家的,实际上只是用不太好的嗓子哼一段旋律,然后再断章取义地取几个小故事来弄弄从未看这些书的人。对于我这个拿起《论语》、《孟子》,放下《老子》、《南华经》(和《庄子》)等等诸子原著的人来说,他说的这些东西只是小儿科。我听了一半实在听不下去,于是中途退场到车上睡觉看报纸。

哗众取宠和花言巧语只会短期内迷倒不明真相的人,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看清这一点。

原著就是原著,是千古流芳的东西。虽然有很多人想打扮小姑娘一样打扮历史和厚著,其实质只是在不想读书的世人和历史、原著之间放一个烟雾弥漫的烟幕弹。君不见千古来有多少个烟幕弹,到头来都烟消云散,摆在书架上的还是历史和原著。

相信过不了多久,易中天的大作将被撤出书架,从学术上看,他的书不如《三国志》,从文学的角度看,他的书不如《三国演义》。

据说,满载疲惫的易中天终于觉醒了,想等还清了人情债后金盆洗手了。这是好消息,无论对他来说还是对世人来说都是好事。对他来说激流通退,留余香在人间,不必江郎才尽而黔驴技穷,对世人来说旧的不去他们怎样才能造出于丹后的新星呢。

《《品三国》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