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雷雨》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雷雨》观后感1一口气看完《雷雨》后我心情着实激动了一阵子,可能是近来沉湎于《理想国》等让人脑抽筋的学术著作,而少看文学作品的缘故。初中时便想看这部书,因为当时“中学生必读课外读物”之类的书目上总有它的名字。可我竟一直没看,或许是因为我对戏剧不怎么感兴趣。看莎士比亚也会因为那些繁冗的抒情长段而厌烦(当然,也有翻译的影响)。
不看戏剧的原因之一,是里面的场景布置等段落时时提醒我这只不过是一出戏。《雷雨》也不例外。读到一半时我便想,四凤一定会死,尽管我不愿意她死。因为她是全剧中最无辜,最惹人怜的人物。安排她的死,既符合她的命运(即剧情的发展),又定会造成极好的悲剧效果。结局也不出所料,只是没想到死的是三个人。周萍是我一直觉得最难演的,因为他身上集中了太多的矛盾,他是个悲剧人物,却不易获得观众同情。后来读曹禺的序时,发现他也这么认为。
我向来不晓得怎么写书评。以来我实在没有那种冷静地读书,然后站在批判的立场上客观地分析作品的能力。读完一本书通常我只能体会一股模糊、激动、复杂的情绪,笔头想写什么却写不出,闷头一睡第二天心情平静又重新开始读另一本书了。二来我觉得读文学作品嘛,能进入到作者的情感,不求甚解也就够了,不喜欢那些像高中语文阅读题一样的分析、解构作品的评论家,更瞧不起豆瓣上一些故作高深的言论。也因为这个原因,我素来对中文系似乎有一种偏见。
我觉得中国文化里就讲究一个“悟”字,多读多背多思就是了。正如作者所说:“我对《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亲抚慰自己的婴儿那样单纯的喜悦,感到的是一团原始的生命之感。”“我很钦佩,有许多人肯费了时间和精力,使用了说不尽的语言来替我的剧本下注脚。”
最让我喜欢曹禺的,是他序里的第一句话:“我不知道怎样来表白我自己,我素来有些忧郁而暗涩。”这让我想到朱自清的“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以及那一代的文人们。
最后小小地自豪一下,《雷雨》是曹禺在南开读书时开始构思的。
《雷雨》观后感2《雷雨》是一部悲剧,一部由众多人物感情纠葛而造成的悲剧。
周朴园作为周家的掌门人,他自认为自己是一个“严厉,但受家人尊敬的长者”,而他的家是一个最有秩序的家。
但这个家,充其量不过是个空中楼阁——美好但不实际。他的家中处处存在叛逆,繁漪不服从他的管教,不吃药,不听他的话。繁漪是叛逆的。周冲敢当面指出不公平,也有叛逆。只有周萍,才是周朴园心中的孝子。
周朴园为什么一直要繁漪做一个服从的榜样,他为了在家中树立威严,让所有人都惧他三分。
他当年的确爱过下人梅侍萍,但他爱的只是过去,30年后的侍萍,眼前的这个老婆子已经完全打破了他心中侍萍的美好形象。他此时本质已暴露无疑。他责问侍萍:“是谁指使你来的?”“指使”可以看出他的愤怒中更有恨。
当侍萍要见萍儿时,周朴园说了一句:“我这辈子就做错了一件事。”岂止一件?
他的财怎么发起来的,昧心钱。克扣工人工资,断人性命得来的钱。这不是错吗?
他要鲁贵与四凤离开周家,永远不要再进周家大门,这只是他想掩饰自己的错,自己的狡诈。
他是一个资本家,一个社会造就的资本家,一个黑心的资本家。
繁漪的确叛逆,但当周萍下跪时,她还是把药喝下了。这里面也许有周萍和她关系的因素,但更多的是繁漪的服从,他虽叛逆,但社会不允许。周冲也是表面上说不公平,很恨他父亲,但当他父亲要他立刻离开时,他就乖乖走了。他想反抗,但是他没有胆。
社会造就了周朴园的可恶性格,没有人敢违抗他的命令,他也就越来越轻狂。这是这个社会造成的。这许许多多周朴园犯下的错,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个社会的错。阶级观念深重。人们欺骗,虚伪、自私、狡诈。这个社会的错,已经害死了多少人。
做个最好的假设,周冲与四凤相爱。但是最终由于门第关系,四凤也不可能被明媒正娶。到头来可能还是会有这样的悲剧。
《雷雨》是悲剧,这其中有许许多多的偶然性,但又是社会造成的必然性。
《雷雨》观后感3当序幕缓缓拉开,我们看到的四凤是笑靥如花;当序幕徐徐落下,她留下的,是一具焦骨……
当我看完《雷雨》后,不觉身上酥酥的。好像也被那根电线电着了一样,心中久久不能平静。这场雨,下了三十年,打湿了周公馆里的恩怨情愁;这场雨,下了近百年,润透了作者的喜怒爱憎。
作品讲述了民国初年,周、鲁两家人复杂的感情关系——大矿业主周朴园之续弦妻子周繁漪,于豪华府邸中度日如年。大少爷周萍系周朴园前妻梅侍萍所生,对后母周繁漪产生爱慕之情。此后,周萍因慑于父威,日渐疏远淡漠繁漪,后又与女佣人四风相爱,繁漪就此不甘,遂决意报复,她解雇了鲁四凤。风尘仆仆而至的鲁奶奶却于周家客厅中与周朴园不期而遇。怨逢之下,周朴园惊觉鲁四凤之母,竟是三十年前的前妻梅侍萍!于愕然不安之下,他赠巨额支票予侍萍以图救赎前愆,鲁侍萍却淡然不从。又见儿子鲁大海被其矿主周朴园冷血除名,鲁侍萍一气之下,遂领四凤回家。当晚,鲁侍萍命四凤向天雷发誓从此与周家人断绝往来。不料周萍翻窗潜入鲁家与四风约会,被跟踪至此的蘩漪反闩窗门,当即被鲁家人发觉。四凤羞愧难当弃家出走。雨夜,鲁家母子寻抵周家要人。四凤跪禀母亲已身怀周萍骨肉有日。万箭穿心之下的鲁侍萍无奈允诺周萍携四凤远走高飞,却被繁漪力阻,闻声而来的周朴园当场确认鲁侍萍乃为周萍生母。至此,周萍、四凤骇知俩人竟为兄妹相恋!
百感交集,四凤扑向风雨惊雷,与及至呵护的周冲相继触电而亡。继而,无望的周萍吞枪自尽。
两个家庭的八个人物,在短短一天内发生的故事,且牵扯了过去的恩恩怨怨,
正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令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作者曹禺把人物形象塑造在了种种剧烈冲突之下。看似出人意料,其实悲剧早已潜伏在每一句台词中,每一个伏笔下,只是到最后才终于爆发出来,化作一场倾盆暴雨,震撼了每一个观者的心。
三十年的漫漫时光,三十年的爱恨纠葛,三十年的泪与鲜血铸就了一场惊天动地的雷雨。这雷雨下冲刷的,是中国封建旧社会“吃人”的礼教传统,是剧中人痛苦与矛盾交织的爱恨情仇,是命运之神狞笑的嘴角……一场雷雨,一场梦。梦醒之后,一切成空。
《雷雨》观后感4周朴园无疑是个很反动的典型,不仅仅是他所担当的角色,还有他整个的人格,都很有问题。但如何理解这一形象,如何看穿他的内心世界呢?我认为,周朴园与其说是个彻头彻尾的恶棍,不如说是个自私自利的暴君
周朴园并非完全没有人性,只能说,他的人性善为恶所压制,处于黑暗之中。但是,即使是条蠕虫,也 ……此处隐藏1223个字……的缩影。这个社会的缔造者就是周朴园。不同的人对《雷雨》有不同的感受,年轻人会认为是以情爱为主线,年纪大了一点的'人会注重人物内心的变化和磨砺。做为一个年轻人我还是从《雷雨》中挖掘一下和爱情有关的思绪吧。
我觉得周朴园是一个不配去爱的人,也不配有人来爱的人。剧情表述他为了纪念侍萍,搬了家之后还要保持原来的景致,看似执著而深情,实际上周朴园是沉浸在自己营造的怀旧气氛中享受这份自己虚伪的感动。试想一个人如果真的爱一个人的话,怎么可以在当初把她踢出家门,在很多年后的意外重逢,还假想会对他进行敲诈。我要站在广大妇女同志的身边大声对他怒喊“你这个挨千刀的—————。”
其他人的爱情看似坚贞,很让人感动。其实这也是一个假象,谁都知道得不到的是最好,如果大家的生活环境和观念都很轻松的话,大少爷也未必会带四凤走。
爱是一个多么俗和伟大的字呀,很多人终极一生也许都不知道,这一辈子始终站在爱情的身边,而不曾拥有。
《雷雨》观后感7最初接触《雷雨》是在中学时期,那时候我的眼里人只有两种,好人和坏人。如果断定此人是好人,那么就算是他做过一点坏事,我仍会宽容的对待他;相反,如果他是坏人,他做什么,我也会感觉他是有阴谋的,周朴园就是我眼中典型的坏人形象。
《雷雨》中周朴园是一位封建家长,又是一位资产阶级代表人。他视工人的生命如儿戏,为了钱不择手段;抛弃了为他生子的鲁侍萍,控制着妻子繁漪;他试图操纵周围的人和事,当时读他,只用一个词形容“阴狠自私”。对他的态度讨厌至极,甚至觉得四凤,周冲,周萍的死亡都怪他。现在重温《雷雨》,才发现以前忽略了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也让我重新审视对周朴园的看法。
序幕中老人对楼上的太太和楼下鲁奶奶的关心慰问,第四幕中周朴园对周冲流露出的父子之情,他是一个想要多和儿子说说话的孤独的父亲。还有剧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和眷恋,虽然在看到了侍萍本人后他惊慌,恐惧,完全没有了曾经的温情,但是站在一个带有封建性质资本家的角度上看,在看惯了社会和商场上的尔虞我诈,明争暗斗之后,再次意外的见到昔日的情人,周朴园的脑海中最先迸出的自然是“侍萍可能是被对手派来威胁自己的”,这样看来,任谁,都会脸色大变,问清来人到底有什么目的。
在我看来,现在的周萍和四凤就像昔日的周朴园和鲁侍萍,在最初不掺杂任何功利色彩时,他们两个人对爱情轰轰烈烈,谁有会知道,年轻时候的周朴园不是真心待侍萍,想要许她一辈子的幸福呢?可是封建家长制和残酷的现实一点点地吞噬了这美好的爱情,门第的差距逼得他们分离了。如果周萍和四凤没有死亡,那么我想他们活着的结局又会是下一对周朴园和鲁侍萍呢,谁又能保证胆小怯懦的周萍不会在社会这个大铁炉里被炼得和他的父亲一样自私残忍呢,或许死亡反而对他们是一种解脱。
重温《雷雨》之后,这一代年轻人的悲剧该责怪的不是周朴园,而是当时那个社会,它是一个大染缸,染黑了人性,周朴园也是一个被人同情的“老人”。
《雷雨》观后感8这几日北京的天气闷热的很,怀疑曹禺先生是不是就是在这样的天气中创作出的《雷雨》。
“闷得很。一早晨乌云就遮满了天,也许今儿个会下一场大雨。”
演出结束,走出东方剧场,地面未干,看来,暴雨已经来过了,但热气依然不减,和之前并没有什么两样。
而之前几个小时的话剧世界也下了一场精魄动心的雨,我关心暴雨之后发生了什么?出现了彩虹?带来了艳阳?照亮了夜空?好像都没有。暴雨之后世界重归静寂,黑暗里人人无暇自顾,闷得人深深喘不过气来。
重新演绎的《雷雨》有诸多亮点。舞台两侧罗列着两排大小不一的的鼓,总在剧情紧张、一促即发之时敲响。急促的鼓点好似命运的催促步步紧逼,密集如针,一点喘息之机都不留下来。
周公馆的空气是抑郁的,窗户总是管得严严的,活像一户棺材。难得的希望之光降临,但又迅速地被打碎。每个人都被逼到了绝望的死胡同,大罗盘飞快旋转旋转,置身其中的人别无他法,只能在失控中紧紧抓着另一个自身难保的人。
侍萍、周萍、周冲依着纯真美好的四凤;而周萍又是四凤和蘩漪感情寄托的所在;人人都不能自救,如何拯救他人,罪恶吞噬美好,没有赎罪的机会。空气很密,房间很闷,关着的窗也关了阳光、关了风,只能靠石破天惊的响雷来打破。新世界会在雷雨之后降临吗?
导演安排了天国,一个美丽的新世界。
这个世界就是周冲想象中的样子:
在那里,有一只轻得像海燕似的小帆船。在海风吹得紧,海上的空气闻得出有点腥,有点咸的时候,白色的帆张得满满的,象一只鹰的翅膀,斜贴在海面上飞,飞,向着天边飞。那是天边上只淡淡地浮着两三片白云,我们坐在船头,望着前面,前面就是我们的世界。
比起作者,导演残忍起来更残忍,善良起来也更善良。
而瑕疵在于演出当中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插曲。安静时响起了手机铃声,黑暗处亮起了闪光灯,戏到凝重时一句原本严肃的台词引发了哄堂大笑。
《雷雨》观后感9总有一种感情,会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段经历,会让我们心潮澎湃。然而一个故事,一个注定没有结局的故事,它所包含的爱恨情仇与纠葛,却让所有的人心为之一颤。高大的院墙,厚厚的铁门,紧紧地锁住了一个家庭的悲哀,锁住了难以言说的秘密,门里门外,徘徊着两代人感情的纠葛,游走着两个家庭不断的恩怨。三十年的悲哀,三十年的爱恨,三十年的惶惶不安,三十年的痛苦煎熬,就这样命运又让他们相遇,这一切后果,便尘埃落定。
一段本不该有的感情,却让它在深宅大院中悄悄滋长。长子与继母,该有着怎样一段不为人知的秘密。是爱情?是悲情?尽管历尽艰辛与波折,却仍旧在感情的漩涡中苦苦挣扎。后母摆脱不了的命运,继子摆脱不了的继母的纠缠,就这样,仇恨在悄悄的蔓延。郁闷,死气沉沉的房间里所有的人都有一段或喜或悲的往事。只有他——周冲,仍旧怀着一颗充满阳光与活力的心。他不会钩心斗角,他不懂尔虞我诈,他没有恩怨,的是他深深喜欢着那个在自己心里清纯、善良的女佣——四凤,他只知道爱情没有界限,他只是单纯的爱,内有一点瑕疵。阳光照不进的偌大的厅堂,可他的心里却很温暖。
日子在一点一点地流逝,而周公馆,鲁家,所有的人心里都有什么在潜滋暗长着。他们本该是兄妹,却不明情由而种下了最终的苦果,命运折磨毁坏了两个物质的孩子。纵使情意绵绵,却只能泪眼望穿;纵使柔肠百转,却只换得撕心裂肺的呼唤。、哭天喊地的埋怨,再大的雷雨也冲不掉这铁证的事实。
不经意的相遇,一切依旧,而过去的甜言蜜语和幸福时光,都在三十年间悄悄发霉变质了。他们不再期待比翼齐飞,不再渴望情意深长,时光已经将记忆打磨的黯淡无关。此时,他们有的只是彼此的怨恨与提防。岁月的尘土风霜,消磨了侍萍的容貌,她不再美丽,不再年轻,她变得连曾经朝夕相处的周朴园也无法辨认,悲哀与心痛渐渐的生长,并蔓延、蔓延。
一段凄惨的感情,两代的悲情,两个封建的家庭,一个腐朽的社会,每天都在上演一段段悲情大戏,剧中人谁也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在那些虚伪的面具背后,呈现给我们的是爱?是恨?这无尽的纠葛悠悠,何时是个尽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