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名人作文整理
导语:家乡就像一颗小巧俏丽的明珠,坐落在崇山峻岭的万绿丛中。以下是小编整理家乡的名人作文整理的资料,欢迎阅读参考。
我的家乡是安徽,那里的名人就像银河中的星星,数不胜数。邓稼先就是星星群中的一颗闪闪发光的星星。
邓稼先出生于安徽省安庆市怀宁县。中国杰出的科学家、中国“两弹”元勋,先后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和美国普渡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0年回到祖国;他参加组织和领导我国核武器的研究、设计工作,是我国核武器理论研究工作的奠基者之一。
一次,航投试验时出现降落伞事故,原子弹坠地被摔裂。邓稼先深知危险,但仍然一个人抢上前去把摔破的原子弹碎片拿到手里仔细检验。身为医学教授的妻子知道他“抱”了摔裂的原子弹,在邓稼先回北京时强拉他去检查。结果发现在他的小便中带有放射性物质,肝脏破损,骨髓里也侵入了放射物。随后,邓稼先仍坚持回核试验基地。在步履艰难之时,他坚持要自己去装,并首次以院长的权威向周围的人下命令:“你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把许多年轻人“挡”在了试验基地的门口。自己不顾生命危险,毅然走进试验基地研究。
1948年,邓稼先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远渡重洋去美国留学,在普渡大学当研究员。有人劝他留在美国,但邓稼先婉言谢绝了。1950年10月,他怀着一颗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和二百多位专家学者一起回到国内。一到北京,他就同他的老师王淦昌教授以及彭桓武教授投入中国近代物理研究所的建设,开设了中国原子核物理理论研究工作的崭新局面。
邓稼先在获奖时的颁奖词是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我也想赞叹他:“默默无闻多年,为祖国做出巨大贡献。当中国的第一枚导弹爆炸,蘑菇云升起,世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邓稼先!”
安徽合肥安徽省合肥市南门小学六年级:蒋沛珊
我的家乡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我家乡的名人多得数不胜数。
今天,我要介绍的名人是国家篮球队队员——朱芳雨。
朱芳雨生于1983年1月5日,汉族;身高201cm,体重100Kg。现服役于国家篮球队,在对的位置是小前锋。
1995年9月被广西省体校教练苏国培看中了,之后进了体校。1998年9月,年仅15岁的他进入了广西男篮。同年底为了寻求更大的空间,经体校朋友牵线进入了广东宏远队。12月份要随队去郑州参加全国男篮冬训,而被国家青年队看中。1999年,朱芳雨成为宏远队正式队员。2000年至2001年的CBN赛场上代表宏远队出场,经过两个多月,他成为CBA赛场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2001年6月中国男篮主教练王非将这颗新星召入了国家青年队,司职小前锋。那一年的8月,他随国家队去北京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夺得第二名。入选了NBA训练营。这就是他的人生经历。
朱芳雨获得的战绩很多:2009/2010年获得总决赛MVP、2004年雅典奥运会第八名、2011年男篮亚锦赛冠军……
这就是我介绍的名人,怎么样?
我的家乡是在一个小农村,虽然设备简陋,可是那里的乡风很淳朴。我的家乡在涉县的边上,已经接近山西了。我的老家不能算是一块宝地,应为那里缺水,奇缺!但那里山路迢迢,几乎没有一片路是平的,我的老家很偏僻,但我还是思念着我的家乡,我想那里的山,那里的人,那里的乡风。
在我的家乡,人们总是很勤劳,即使有几个例外,他们也不会没有饭吃。在我们那里,人们总有诲人不倦的精神。我的家乡很美,每次回老家上山摘花椒,走在山路上,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真想大喊一声,不过你不用担心你的叫声会影响别人睡觉,因为我们那里的人起得很早,几乎在4点就向农地里出发了。我们那里有一种蜂,有大拇指那么大,有一次蜇到了我姥姥的脚,可是我姥姥并没有躺在家里休息,反而是骑着骡子上农地了,即使脚疼,也得上地啊,不上地那有粮食吃啊,怎么过年啊,我的姥姥,姥爷和奶奶即使有我的父母寄钱,可是他们还是坚持着上地的习惯,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地回答却不约而同的道:“老一辈留下的习惯,不耕地,就没有收获,要是所有人都不耕地,那么世界上不就乱了?”
我佩服他们,总是把自己当成世界的继承人。他们是我的骄傲!
我的家乡在浙江西部的一个美丽的小村庄。
村庄的前面有一条小河,小河沿着蜿蜒的公路,伸向很远的地方,河水清澈见底,但水很浅,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今年干旱时间太长,一直没下雨,河水蒸发了。”河的两岸是绵延起伏的小山,山上有许多树,远远望去郁郁葱葱的一片。山脚下盖着一幢幢像别墅一样的房子,漂亮极了。
我们穿过小桥,发现了一只黄色的可爱的小猫,爸爸用手抚摸着小猫,小猫警觉性地翘起尾巴。突然,有一条小狗窜了出来,那只小猫迅速跳到栏杆上,动作非常敏捷。我抬头,看到蔚蓝的天空下一只黄鹂鸟悠闲地站在电线杆上歇息。在爷爷家门口,一只母鸡走在石板路上,在不时地回望,爸爸告诉我:“公鸡的鸡冠比母鸡的大,尾巴比母鸡的长,母鸡的腿比公鸡的短。”门前有一棵梨树,梨树上结满了许多褐色的小梨子,梨子虽小,可它是原生态的,非常环保。
田埂上,芝麻结了芝麻籽,芝麻的顶上开了花,这时我想起了一句话:“芝麻开花节节高。”我看见芝麻旁边有一株葡萄,它的藤蔓攀附在石头垒成的墙上。
村口有一棵银杏树,听说这棵树是唐朝留下来的,历史非常悠久。
傍晚,我和爸爸在河边,虽然天气非常炎热,但是微风吹来感觉特别凉爽。这就是我的家乡。
张知寒是龙阳镇的名人。他为滕州扬名,为祖国争光,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的贡献与业绩。
张知寒教授老家住在龙山东侧的顾庙村。他是“旗杆门”的后代。其先祖在当地乃名门望族。他对前辈师长执礼甚恭,对晚辈学子呵护有加。他的八千弟子现已遍布世界各地。他对教育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生前,他还为故乡的顾庙小学,捐赠图书1500多册。另外,他倡议龙阳镇政府在顾庙村设集贸市场一处,惠及后世子孙。
张知寒教授是20世纪末再度兴起墨学的奠基人、组织者,是墨学复兴的纽带、灵魂,也是卓越的墨学社会活动家。
黄岭村黄士奎、黄士元两兄弟为后起之秀,寒门出身。两兄弟为我镇莘莘学子树立了光辉榜样。黄士奎现在清华大学攻读民商法法学硕士学位。其弟黄士元更胜其一筹。黄士元在中南政法大学刑法学硕士毕业之后,被山东大学法学院聘为讲师;现在,黄士元在北京大学攻读刑法学博士学位。
龙阳村的王元在北京大学毕业后,留京工作。尚河村的王洪焱也在北大毕业后留京工作。赵庄村一赵姓女生在哈佛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学位。朱庄村的徐士伟同济大学毕业后,成长为上海市桥梁工程专家。这正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一百年。”
龙阳镇物产富饶,人民勤劳,人才辈出。历史人文景观给人留下印象的深刻。各业兴旺发达,农林牧副渔协调发展。这里交通便利,村村通工程年内即可竣工。我们热切欢迎天下南来北往的客人、朋友到龙阳镇来参观,旅游,访问,投资,兴业。这里的每一方热土都蕴藏着无限生机,回报率很高。
我们都是龙阳镇的赤子。美丽的龙阳镇---滕州的后花园,叫我们怎能不爱你?怎能不爱你的山山水水,草草木木,美丽富饶的土地,还有那善良淳朴的人民?!
如花园般的龙阳镇啊!我们热爱你!热爱你啊,美丽的滕州的后花园!
在我的家乡有一位捏泥人的老人,他就是——张爷爷。
他一身陈旧的中山装,一顶老式的鸭舌帽,一张黝黑而又饱经风霜的脸。
张爷爷经常坐在村子里的大柳树下,他的面前摆着一个大木箱子,上面摆着各色各样的泥人,什么“孙悟空”“机器猫”“樱桃小丸子”……个个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一天中午,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了老人的摊前,只见老人正望着刚完成的“小画眉”出神呢,喜悦之情真是溢于言表。过了一会儿,他把这只“画眉”身着深褐色的晚理服,玲珑的面孔上,有一张纤长的嘴。眼睛虽是用彩泥捏的,但我却觉得它透出了光,透出了神韵。
在我观看“画眉”这短短的几分钟里,一个“猪八戒”的半成品已经展现在我的眼前。只见张爷爷一手举着“猪八戒”,一手托着下巴,似乎在想些什么。过了一会儿,老人拿出一些红色的泥和一些黑色的泥,左揉右捏,就变成了一瓣“西瓜”,他又从箱子里取出一些黑色的泥,小心的给“西瓜”装上了瓜子,你别说,简直像极了。接着老人把精心设计的一瓣“西瓜”放在了“猪八戒”的手里,哈,“猪八戒吃西瓜”终于完成了,你瞧“猪八戒”那贪婪的馋样儿表现的淋沥尽致。围观的人不断发出啧啧的赞叹声。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其中家乡的一条小溪是最值得家乡人留恋的地方。
我的家乡风景优美,其中家乡的一条小溪是最值得家乡人留恋的地方。
春天,在茂密的森林中,小溪“哗啦哗啦”地唱着,欢乐的歌儿流向远方。小鸟在小溪上空“叽叽喳喳”,是在向小溪姐姐问候呢!快看,春风婆婆也赶来了,正在给小溪梳头呀!那泛起的层层波纹,就是小溪姐姐的纱衣。这时,我们也赶来了。我们给小溪姐姐送来了一束束美丽的鲜花。
夏天来到了,小溪又唱着欢快的歌儿,来迎接夏姐姐。火红的太阳照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蝉在树上叫着,好像在给小溪姐姐说话。小溪流到庄稼边,看见小苗都快渴死了,于是,就给了点水喝。小苗就马上精神起来了,有弯弯腰,像是在给小溪姐姐致谢呢!小溪高兴地走了。秋天来了,小溪流过庄稼,看见农民伯伯今年又是一个大丰收,心里美滋滋的,因为她帮助过农民伯伯呀!小溪又来到果园,看见我们正在摘果子,她淘气地给果子洗了个澡,果子高兴地笑了,看,笑得脸都红了。小溪快乐的走了。
冬天,小溪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就成了我们的“乐园”。我和小伙伴们一起在上面滑冰。“看,下雪啦!”我们欢快地叫着。一会儿,雪停了,我们就在小溪上堆了一个大肚子雪人。雪人笑得多开心,看它那么开心,连我们也开心地笑了。
家乡的小溪像一位慈祥的母亲,呵护着我们。我爱你,家乡的小溪!
“两边全是很高的山,越走树林越多,汩汩的响着的水流,有时在左,有时在右。在被山遮成很窄的一条天上,有些很冷静的星星,眨着眼来望他。微微的南风,在身后斜吹过来,总带着一些熟悉的却也分不清是什么的香味。远远的狗在叫了,有一两颗黄色的灯光在暗处。”我仔细地品位着杰出左翼进步作家丁玲作品《夜》,思绪飞扬,好似身处在群山环抱的森林之中,体会到了那种肃杀凄凉的感受......
常德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古以来,英雄辈出,才人代有。在古代,屈原,宋玉,范仲淹,黄庭坚等,或游历于此,或寓居于此,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任朗州司马十载,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在近代史上,从常德这块土地上走出去的风流人物便不可胜数:从叱咤风云的辛亥元勋宋教仁、蒋斌武、林修梅、秋瑾等,到为新中国诞生而英勇捐躯的革命先烈黄爱、向警予、王尔琢等,从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林伯渠、栗裕、腾代远、帅孟奇、廖汉生等,到蜚声中外的文学大师丁玲、史学泰斗翦伯赞、生物学家辛树帜、“词书大王”王同亿等,都是武陵儿女的骄傲。这里,我想说说我最熟悉最崇拜的,那就是丁玲--着名现代中国文学家,湖南常德临澧县修梅乡高桥村人。
1923年进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文系学习。1927年发表小说《莎菲女士的日记》等作品,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30年,丁玲参加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为鲁迅文学旗帜下的着名作家。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左联党团书记。1936年9月,她由南京展转往陕北。解放后,丁玲先后担任过《文报》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中国作家协会党组书记、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参加国际和平与文学交流活动,被选为世界民主妇联理事会执行委员。她创作的着名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乾河上》,获得1951年斯大林文学奖。
常德地灵人杰,古往今来素有“惟楚有才”“於斯为盛”之称。武陵大地,历代都哺育出了一大批文才武将。特别是辛亥革命以来,涌现出的一批革命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历史学家、法学家、农学家杰出人物,他们的活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常德,可谓是水土多灵,人才更毓秀的地方。
文档为doc格式